“大学本科"之“本”字,本为何意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8 13:56:29
人们常说大学“本科”,这个“本”字,究竟源出何时何典,有何意义?

这个问题,相信你的老师,你的校长,都没有教过你。

直到如今,整个地球一切人类用英文翻译中文“本科”时,95%以上人还只能用“four-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”之类来糊弄人,根本反映不了“本”字原义。

现在:请君解决根“本”问题,正“本”清源。昔韩昌黎《原“道”》,今请君《原“本”》!

这个问题,是不是太过高深了点,嘿嘿。

(本人积分仅仅25,愿全部贡献以悬赏(但由于系统限制,只能贡献20,见谅!)。

俺的个人猜想
1、英文bachelor的音译,很可能是从英文翻译为日文,中文又从日文借鉴过来的。日本人受日语发音限制,把bachelor读白了,只剩下一个“本”的读音。
2、古代科举,不同的考试称为不同的“科”,比如“辞赋科”、“制科”、“博学鸿儒科”等等。“本科”二字可能从此而来,本字的意思,大概是取论语“本固而道生”的意思,讲本科学位是求学的基础。
3、与“预科”向对应,在《京师大学堂章程》中预科之后正式的学习阶段称为“正科”,后人可能改“正”为“本”。

学士 、硕士、博士的称呼自古就有,但与学位制并不沾边。因为在古代,博士是个官名;学士最初指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,以后也成了官职的名称;而硕士只不过是对德高望重、博学广闻的人一种敬称而已。另外,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,虽然有秀才、举人、进士等级,但这些等级只是充作当官任职的阶梯,与学位制同样是风马牛不相及。
清末于戊戌变法后兴办了学校。1902年(光绪二十八年),清政府颁布了《钦定学堂章程》,规定:"小学卒业(毕业),奖给附生;大学分科卒业,奖给进士。"这样,以奖励的形式,对不同程度、水平的知识分子授予相应的称号。可以说,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学位制。

本事